服务热线: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习平台

会计实务—固定资产2

(一)确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应考虑的因素
  (1)预计能力或实物产量;
  (2)预计有形损耗或无形损耗;
  技术进步是引起资产无形损耗的重要原因,资产发生减值也可能是资产无形损耗所引起的。
  (3)法律或者类似规定对资产使用的限制。
(二)固定资产折旧范围
  1.空间范围:

注意:
  ①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因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季节性停用的固定资产等均应计提折旧。
  ②固定资产进行改良时,固定资产转入了在建工程,故改良期间不需计提折旧。
  ③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固定资产,无论是否交付使用,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2.时间范围: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即按月初在账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一预计净残值)÷总工作量
  ◢每期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该期实际工作量
  注意:工作量法下每年的折旧额会随资产的工作量而不断变化。一般资产在不同年度工作量差别较大的,适于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原理:前期折旧时,先不考虑净残值,按双倍直线折旧率计提折旧;**两年改成直线法。
  ◢前期每年的折旧额=(原价—累计折旧额)× 2/预计使用年限
  ◢**两年改成直线法后,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4.年数总和法
  原理:折旧基数=原价—净残值;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的数字之和
  特点:折旧基数不变,折旧率在变。
  ◢年折旧额=(原价—净残值)╳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的数字之和

注意:
  1)两个加速折旧法各自的特点:
  ◢双倍余额抵减法的特点是,前期不考虑残值,折旧率固定,折旧基数逐渐减少;**两年改为直线法。
  ◢年数总和法的特点是,一开始就考虑残值,折旧基数不变;折旧率逐年减少。
  2)年数总和法下,折旧自年度中间某个月份开始计提时的处理:基于上例,若2009年5月1日购入固定资产并投入使用,则年数总和法下:
  ◢2009年折旧:(120—120×4%)×5/15×7/12=22.4(万元)
  ◢2010年折旧:(120—120×4%)×5/15×5/12+(120—120×4%)×4/15×7/12=16+17.92=33.92(万元)

  3)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原价-累计折旧-减值准备
(四)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等的复核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若需要变更,则应调整相应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
  注意: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不需追溯调整。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原理: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①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金额能可靠计量),资本化;否则,费用化。
(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一般是指改良、改扩建等)
  (1)将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
    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2)发生改扩建支出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
      原材料
      银行存款等
  (3)结转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借:营业外支出等
    贷:在建工程
  (4)到达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注意:
  ①企业在发生可资本化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时,可能涉及替换固定资产的某个组成部分,此时应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②资本化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转入固定资产,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二)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后续支出,直接进行费用化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注意:车间及机器设备的修理费用等费用化支出,也应该计入管理费用。
注:原材料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需结转。
  注意:后续支出原理的具体应用
  1.固定资产修理费用,一般应当费用化,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2.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改变了原固定资产的性能、结构、甚至用途,金额较大的,应当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3.如果不能区分是固定资产修理还是固定资产改良,则企业应当判断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是否满足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如果该后续支出满足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当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否则,确认为当期费用。
  4.固定资产装修费用
  (1)装修费用较小,应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2)装修费用较大,装修使固定资产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装修费用应当资本化,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单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因为装修部分的折旧期限与固定资产原折旧期限不同),在两次装修间隔期间与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单独计提折旧。
  【举例】固定资产尚可使用10年,预计两次装修间隔期间是5年,那么固定资产装修部分要按5年计提折旧。但若是实际上过了3年就装修了,则没有计提完折旧的装修费用全部转入营业外支出。
  5.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后续支出,承租人确认增加固定资产,其发生的后续支出比照自有固定资产进行处理。
  6.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承租人不确认固定资产,只做备查登记。承租人发生的金额较大的后续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即先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归集,然后在剩余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计入当期损益。